安徽农垦集团

支部建在“链”上

发布日期:2025-04-27  来源:  浏览次数:53

以前农场、农服、加工各干各的,现在农场公司党委把大伙拧成了一股绳啦!说起农场的新变化,大圹圩农服党支部副书记吴兵兵指着正在装车的稻种说。这批种子即将送往倮倮米业专属种植基地,包装袋上用记号笔标注的党建联建示范田标识格外醒目。这是大圹圩农场开展“党建+产业链”工作的一个缩影。

作为安徽农垦唯一一家实现稻米全产业链经营的现代农业企业,大圹圩农场公司党委立足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需求,创新构建党建+产业链融合发展机制,将党建工作深度嵌入生产经营各环节。从种植到加工,从田间到车间,党组织就像一条红线,将产前、产中、产后全链条紧密串联,推动形成了集种植、服务、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稻米全产业链发展新格局。在这里,党建工作不再是墙上的制度条文,而是化作田垄间的躬身实践、车间里的技术攻坚、市场端的品牌开拓。

“链”上建强组织:从单打独斗到协同发展

党组织就像水稻的根系一样,深深扎进产业链的每个关键节点,企业才能汲取养分、茁壮成长。农场公司党委书记陈劲松说。

过去,产业链上下游各自为战。倮倮米业时常为原粮品质的不稳定而发愁;种植单位则因市场对接不畅,陷入好粮难卖高价的窘境。面对这一情况,大圹圩农场公司秉持一盘棋发展理念,把党组织作为引领稻米全产业链发展的红色引擎以党建联建共建为抓手,推动组织联建、业务联动、产业联兴三联行动,将农场、农服、米业和雪里香等主体一体化打造。农场公司党委依据产业链经营模式与职工队伍实际,动态优化党组织设置,在统一经营、社会化服务、稻米加工等关键领域设立6个基层党支部,实现产业发展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

农场公司党委积极构建链上党建共同体,通过资源整合、业务融合和产业升级,进一步打通全产业链发展堵点,切实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最终实现“1+1+13”的产业融合效应,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在此过程中,农场充分发挥核心种植基地的示范作用,确保优质良种和原粮的稳定供应;农服公司依托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高效完成粮食回收,持续扩大优质原粮基地规模;倮倮米业(雪里香)公司则专注于产业链价值提升,通过精深加工将原粮转化为高品质大米、糯米粉等系列产品,并在销售端拓宽渠道、打响品牌。2024年,大圹圩农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78亿元,同比增长37%;实现利润总额1385万元,同比增长54%,并荣获安徽农垦产业发展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充分彰显了党建引领产业发展的显著成效。

“链”上锻造先锋:从亮身份到作表率

清晨7点,薄雾还未散去,生产经营一部的麦田里已出现一个熟悉的身影。党员协管员翁士兵正沿着田埂仔细巡查,不时俯身查看小麦长势。眼下是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关键期,每个田块的情况都要盯紧。他一边记录一边说道。

近年来,大圹圩农场公司党委三联三增党建品牌为引领,创新开展倮倮米业(雪里香)公司党支部六抓六提升和大圹圩农服公司党支部三服务三做到党建品牌活动。通过组建稻麦高产攻关小组、成立农机合作社,设立党员先锋岗、组建党员突击队等举措,鼓励党员技术骨干在生产经营一线亮身份、做表率。

在大圹圩农场公司稻米产业链的每一个关键环节,处处活跃着党员先锋们的身影,他们以实干担当诠释先锋本色,以创新突破推动产业升级,成为引领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全国农垦提单产大比武劳动竞赛中,党员们扎根田间,潜心钻研种植技术,助力公司连续两年在全国农垦粮油等主要作物单产提升劳动竞赛中,斩获水稻单产提升农场特等组荣誉。

2024年,农服公司党支部创新推行“1+N”党员帮扶机制,17名党员技术骨干与100余户种植大户结对帮扶,年均开展农技指导百余次,培训种植5000余人次,为种植大户提供优质稻麦良种3000余吨、调配农资1.2万吨、回收粮食超10万吨,带动社会化服务面积突破20万亩,辐射影响超35万亩。在加工环节,倮倮米业(雪里香)公司党支部党员带头攻克技术难关,优化工艺流程,推动倮倮大米(香粳米)荣获2024年度安徽好粮油产品称号;20253月,倮倮香软米通过国家有机产品认证;倮倮米业荣获天长市2024年度优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称号此外,农场公司2名党员凭借突出表现,分别获评2024年度安徽农垦社会化服务工作先进个人农垦十佳营销能手称号,充分彰显了党员凝聚在产业链上的先锋作用。

“链”上服务群众:从田间地头到生产车间

大圹圩农场公司党委始终将服务群众视为党建+产业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党群服务体系,切实把党的温暖送到职工群众的心坎上。

党员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带头践行一线工作法。在农业统一经营、社会化服务以及稻米加工达产达效等重点工作推进过程中,建立起常态化的调研机制。他们频繁深入一线,现场协调解决各类棘手问题,常态化开展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等暖心活动,为职工群众送去实实在在地关怀。

创新三会一课搬到田间地头与生产车间。2024年,累计举办各类培训多达31场次,培训党员群众600 余人次。在稻田边的党课上,党员们围坐在一起,听专家讲解最新的农业政策与种植技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学习效果显著提升。

持续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组建了6支党员志愿者服务队。每年积极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20余次,受益群众200余人次,党员干部立足岗位,践行宗旨、努力奉献、搞好服务的意识不断增强。这种深深扎根产业链、全心服务到心坎的工作方式,不仅筑牢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更让鲜红的党旗在服务群众的最前沿高高飘扬,为农场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凝聚起了强大合力。

谈及下一步打算,陈劲松表示:我们要把‘支部建在链上’工作法进一步做实做优,党建链串起产业,努力打造农垦稻米全产业链经营示范企业。

安徽农垦集团 安徽农垦集团 安徽农垦集团 安徽农垦集团 安徽农垦集团